在实际开发过程中,有时需要将图表或者地图等基于Canvas技术渲染的数据下载到本地保存到情况,下面介绍两种方法来完成这种功能。
一、a 标签法
a 标签方法主要分为以下步骤:
将 canvas 元素的数据通过原生 api 转换成 base64 编码的图片格式
利用 a 标签设置 download 属性可以将 href 链接元素下载,我们将 a 标签的 href 属性值设置为上一步获得的 base64 格式字符串
构造一个单击事件并通过 api 触发 a 标签的 click 事件完成下载
注意点:由于浏览器安全限制,事件触发的代码不能被异步代码包裹
以下为代码示例:
index.html
1 2 3 4 5 6 | <!-- 待下载对 canvas 元素 --> <!-- 移动端可能会由于 viewport 的原因导致下载的图片不清晰,我们可以在 canvas 标签上直接设置 width 和 height 属性,不采用 style 中的 width 和 height, 相当于设置内部分辨率 --> <canvas id="chart" width="1920" height="1080"></canvas> <!-- 触发下载操作的按钮 --> <button οnclick="download('#chart')">下载</button> |
download.js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| function download(selector) { // 通过 API 获取目标 canvas 元素 const canvas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(selector); // 创建一个 a 标签,并设置 href 和 download 属性 const el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a'); // 设置 href 为图片经过 base64 编码后的字符串,默认为 png 格式 el.href = canvas.toDataURL(); el.download = '文件名称'; // 创建一个点击事件并对 a 标签进行触发 const event = new MouseEvent('click'); el.dispatchEvent(event); } |
下面我们总结下 a 标签法的优缺点:
优点:只使用浏览器提供的原生 API 就能实现我们的需求。
缺点:无法被异步代码包裹,也就是包含 Ajax 请求的情况下代码不生效。
缺点:对于分辨率过高的 canvas, 我们生成的 dataURL 过长,超过浏览器限制,可能会导致无法顺利下载,如出现此现象请参考下面介绍的方法。
二、saveAs 法
使用这种方法我们需要用到一个三方库 FileSaver.js,该库实现了 HTML5 规范中的 saveAs 方法。
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:
通过 canvas 的 toBlob API 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格式。
通过 FileSaver.js 提供的 saveAs 方法对该二进制进行下载。
下面是我们的实现:
index.html
1 2 3 4 5 6 7 8 | <!-- 通过 CDN 引入 FileSaver.js --> <!-- 我们也可以通过 npm 引入 https://www.npmjs.com/package/file-saver --> <script src="//i2.wp.com/cdn.bootcss.com/FileSaver.js/1.3.8/FileSaver.min.js"></script> <!-- 待下载对 canvas 元素 --> <canvas id="chart" width="1920" height="1080"></canvas> <!-- 触发下载操作的按钮 --> <button οnclick="download('#chart')">下载</button> |
download.js
1 2 3 4 5 6 7 8 | function download(selector) { // 通过 API 获取目标 canvas 元素 const canvas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(selector); // 如果 toBlob 方法出现兼容性问题建议引入 https://github.com/eligrey/canvas-toBlob.js canvas.toBlob(function(blob) { saveAs(blob, '文件名称') }); } |
下面我们总结下 saveAs 法的优缺点:
优点:基本不限制下载图片的大小(不超过本机内存)
缺点:需要引入第三方库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:"cq_xifan";